Banner

认证资讯

检测认证行业最新资讯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如何避免“毒餐具”危害健康?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如何避免“毒餐具”危害健康?

引言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近年来,劣质食品接触材料(如含塑化剂的保鲜膜、重金属超标的陶瓷碗)引发的安全问题屡见报端。这些“毒餐具”可能长期释放有害物质,危害消费者健康。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是识别和防范此类风险的关键手段。本文将解析食品接触材料的潜在危害、测试方法及选购建议,帮助消费者远离安全隐患。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1. 劣质食品接触材料的危害案例

  • 塑化剂迁移:某些PVC保鲜膜在接触油脂食品时可能释放邻苯二甲酸酯,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。

  • 重金属中毒:劣质陶瓷釉料中的铅、镉可能溶入酸性食物(如果汁、醋),长期摄入损害肝肾。

  • 甲醛超标:部分密胺餐具(仿瓷碗)在高温下释放甲醛,增加致癌风险。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2. 食品接触材料测试的核心方法

(1)化学迁移测试

模拟真实使用场景(如高温、油脂接触),检测材料中是否释放有害物质。例如:

  • 塑料制品:测试塑化剂(DEHP)、双酚A(BPA)的迁移量。

  • 陶瓷/玻璃制品:检测铅、镉的溶出量(参照GB 4806.4-2016)。

(2)材质成分分析

通过红外光谱(FTIR)、气相色谱-质谱(GC-MS)等技术,分析材料是否含有禁用物质。

(3)物理性能测试

  • 耐温性:检测材料在高温下是否变形或释放有害气体。

  • 密封性:评估食品包装的防漏性能。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3. 不同材料的测试重点

材料类型 主要测试项目
塑料 塑化剂、BPA、甲醛迁移量
不锈钢 镍、铬、锰等重金属溶出
陶瓷/玻璃 铅、镉溶出测试
纸质包装 荧光增白剂、重金属含量
硅胶 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检测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4. 消费者如何规避风险?

(1)选购建议

  • 认准标识:查看产品是否标有“食品级”“GB 4806”等认证。

  • 避免三无产品:尤其警惕地摊、低价电商平台的劣质餐具。

  • 按用途选择材质

    • 微波加热:选用PP(聚丙烯)或玻璃容器。

    • 婴幼儿用品:优先选择硅胶或不锈钢。

(2)使用注意事项

  • 避免高温滥用:如勿将PET饮料瓶重复装热水。

  • 定期更换:塑料餐具出现划痕或变色时应及时淘汰。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5. 企业合规建议

生产商应:

  • 严格遵循GB 4806FDAEU 10/2011等法规。

  • 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(如SGS、华测检测)进行迁移测试成分分析

食品接触材料测试:结论

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不容忽视。通过科学的食品接触材料测试,可以有效识别有害物质,降低健康风险。消费者应提高警惕,选择合规产品;企业则需严守标准,从源头保障安全。只有双管齐下,才能让“舌尖上的安全”真正落到实处。

咨询热线

400-110-0821 18588887646
微信二维码

添加微信咨询

71querys in 0.634 seconds.